雖然說呼喊式的演唱方法早在黑人流行音樂中就得到了廣泛流傳,但是真正將“喊聲”唱法傳遍世界的則是從20世紀50年代的搖滾樂潮流中開始的。
50年代,黑人Blues音樂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它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突出持續向前推進的強勁節奏,這種強勁的布魯斯被稱為“節奏藍調” (RhythmandBlues)。節奏藍調的激進鼓點正適合黑人釋放內心壓抑的情感(50年代美國的黑人尚還處於種族歧視的陰影之中),於是,與之配 合的便是嘶聲的呼喊。50年代中期,生活優越的白人青少年在這種強勁的呼喊中找到了反叛的寄託,於是,搖滾樂便在節奏藍調的呼喊聲中應運而生。
不管是Rhythmand Blues也好,還是搖滾樂也好,他們的呼喊都是極為真切的,沒有絲毫的做作,因為在他們的呼喊中蘊藏著一種精神和力量。一種敢於和不公平 作鬥爭的精神(黑人),一種敢於推翻傳統的力量(白人青少年)。兩者融合在一起,“呼喊”即成了一種藝術,一種背負著強烈的社會性和時代性的演唱風格—— “喊聲”唱法。
60年代初,隨著美國民權運動的潮流,一批極具鬥爭性的黑人借用演唱的號召力更加大聲的喊出了“民主與平等”的呼聲。此時,一種新型的呼喊型音樂 風格順勢產生,這便是“放克”音樂(Funk)。“放克”不但結合了節奏藍調、搖滾樂的強勁特徵,同時,在音樂中還融進了大量的黑人宗教音樂福音歌 (Gospel)元素。大家知道,黑人的宗教音樂從來就不是一種安靜的音樂,他們常通過肉體的舞動、靈魂的呼喊,在迷狂中尋求超脫。因此,“放克”的演唱 總是顯得高亢有力,有時還拼命的呼喊,配之BASS跳躍性的節奏律動,“放克”總是給人一種充滿活力的熱烈感。70年代,搖滾樂分支——“重金屬” (HeavyMetal)、“龎克”PUNK通過極端的反叛主義,將呼喊的藝術推向了頂峰。
由於“喊聲”唱法經常借用喉頭的力量來製造“喉音”,於是很多人都對“喊聲”產生了不同異議。其實,“喊聲”並不是毫無依據的盲目呼喊。一般, “呼喊型”歌手的咽壁力量較強,氣息的控制能力較好。因此,能用“喊聲”演唱的歌手,往往也能處理細膩的作品。如:RodSteward是一位出了名的“呼喊型”歌手,但是它在處理歌曲《Sailing》時,又別具一番細膩之情,可謂是豪放中的婉約派風格。再如 “貓王”的成名正是借助了“呼喊”的優勢,但是誰都知道他在演唱抒情歌曲時,委婉的能讓人潸然淚下。
因此,“呼喊”也是一種藝術,它不但能喊出思想、喊出精神,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呼喚”的震撼力。一旦“呼喊”觸碰到了深情,即便是聾子都會為之感動。
“喊聲”唱法代表人物: Janis Joplin、James Brown、Rod Steward、Bryan Adams等,以及大部分重金屬樂團,如:Gunsn’Roses、Bon Jovi、AC/DC、Van Halen等。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