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笛(FLUTE):
外型是一個圓柱型的細長晉身,在一端的管身上開孔為吹口,直接以口送氣發聲。通常以金屬製成,呈銀白色。全長62厘米,笛頭閉塞,塞頭距管端約5厘米,笛尾開放。為方便手攜帶和調音,由2至3段插接組成。笛身為圓柱體,內徑約1.9厘米,在笛身插接處起,其內徑至塞頭漸縮細為1.71厘米。
 
現代長笛則以銀或其他金屬製成,音域達三個八度。在莫札特的時代裡,這種以一個鍵及六個孔製成的樂器已能做精彩的演奏。其後,經過數年,長笛的鍵數增加,1772年四鍵長笛誕生,但仍經過了相當的時間才被廣泛的應用。貝多芬時代,長笛的鍵數從五鍵到七鍵、八鍵。後來隨著鍵數的增加,也出現不同系統的長笛,如按鍵複雜的修貝度拉系統長笛。
 
長笛是無簧樂器,就是用嘴,像是吹口哨,把氣體吹到管子中,利用空氣快速的移動,製造出來的聲音。就好像吹筆管一樣,但是是要有一端是密閉的。另一端的可以開一些孔,再以這些孔,來控制音高。像長笛和短笛都是這一類的。長笛。他的祖先,都是用木頭製成的,和他的兄弟『短笛』都是木製品,現代也只有短笛才容易買得到木製的。不過和法國號一樣,最早應該也是有用獸骨製成的。後來從按孔式的演變為按鍵式的,大約是在十九世紀中,此時期正好是所有管樂器的改良時期,是由一位「貝姆」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方式。不過,長笛的祖先中的一種,就是現在很常見的「直笛」....:) 長笛的樂曲不少,像是各大作曲家寫有很多長笛協奏曲,像是巴哈,有 寫了一首長笛和豎琴的協奏曲。另外在許多著名的管絃樂組曲,像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組曲中的蘆笛之舞,也是長笛的名曲。
 
雙簧管(OBOE):
雙簧管可能是約1655年發明於法國宮廷中。法文意思為高音木管樂器。他的音色在其音域範圍內相當一致,常作為獨奏樂器。論靈巧,雙簧管可以與長笛相比,拉威爾在<<庫普蘭之墓>>的前奏曲中,一段起伏蕩漾的樂段中以展現無遺。雙簧管有兩片簧片的吹嘴,也就是說,吹奏者的嘴和樂器本身並無接觸。這兩片簧片至為重要,許多雙簧管演奏家喜歡自己製作簧片。
 
又稱奧博管,管型是自吹口逐漸擴大的圓錐形。整個樂器分成上管、下管和尾管等三節,彼此連接成一支樂器,簧片是將兩片合起來,一頭用線繞紮而插入樂器。調率就是靠簧片插得深淺來實施,可見雙簧管是木管越器中調整音律最麻煩的樂器,因此,合奏時其他樂器以雙簧管為準調律。其外形遠看很像豎笛,但是吹奏豎笛時只要將嘴對樂器的上面部分即可,而雙簧管的前端有一個突出的細長管子,吹奏者必須含著管子來吹氣才能發出聲音。而它的材質是以蘆葦為材料,削成薄薄的二片舌板,其管體本身為圓錐狀,不同於其他的木管樂器,因此它的機械構造上顯得複雜了許多。音色從尖銳細緻到圓潤溫柔的都有,這也是其它木管樂器所不及之處。
 
雙簧管的音質其有鼻音般的獨特風味,能產生東洋風的效果,其音色婉轉幽怨,雖不似長笛那樣輕快,但充滿著豐富的感情與纖細典雅的氣質,不但適於淒涼的演奏,對一些田園風味的表現,更有很獨特而滿意的效果。除此之外,雙簧管亦具有俏皮幽默的氣氛,有時也用來表現愉快的情緒。
 
豎笛(CLARINET):
單簧管是單簧樂器的代表樂器,長約二英尺。它的前身是一種用竹管做成,叫沙魯摩(chalumeau)的樂器,在中世紀由希臘﹑波斯傳入歐洲的。十八世紀的後期被採用到管絃樂隊,因其豐富的表現功能,而逐漸受到受重視。它的音色明亮而柔和,很能和其他的樂器融合。木管樂器中單簧管的運指法是獨樹一幟的,德國人貝姆(Theobald Boehm 1794-1880)對單簧管運指之改良有極大的成就,使得單簧管在管樂器中成為性能最高的樂器。豎笛是圓柱形。像長笛的本管與尾管都呈圓柱形,可是吹口管則呈圓錐形,而豎笛則從頭到尾都圓柱形。
 
樂器的管子全部都用木材製成,一其分成五節,分成五節的原因是為了便於修理於攜帶。這四節為:
★調節管 barrel
吹口與樂器本體之間,另有一節調節管,有這麼一調節管可適時作樂器音準調整。
★上節管 upper joint
上節管是左手操作的部分,在豎笛製造是需要很高的技術,這部分的製造與吹口的製造關係十分密切。
★下節管 lower joint
下節管是右手操作的部分,在製造上以發出正確的音準為主。
★揚音管 bell
揚音管是使管子裡的氣向外擴大的部分,這唯有在吹奏低音域時效用才最好。
 
豎笛音域寬廣,音色變化很大,音量可由強烈的咆哮,銳減至輕柔的低語,加上它可以演奏快速音階,琶音,跳躍音,斷奏,或圓滑的旋律等,表現力卓越,因此常在交響樂改編的管樂曲中演奏原先小提琴的旋律,也是極為理想的獨奏樂器。樂團中最常用到的豎笛為降B調豎笛,其他還有A調豎笛,低音豎笛等,種類繁多到可以組成一個合奏團,而且以上每種豎笛演奏指法都相同。
 
豎笛音色溫潤純樸並具有田園風味,可做不同樂團角色的詮釋。樂曲從歡樂愉快至哀傷沈重,豎笛都可以輕鬆擔當。近代演奏家們也嘗試著新的演奏法與詮釋法,新的樂音誕生,讓愛樂的人們又有了更多的選擇與更廣的視野。
 
低音管(BASSOON):
巴松管﹝或稱低音管﹞,其意大利文Fagotto來源於樂器的形狀──柴棒,是木管樂器中雙簧樂器家族的成員,自19世紀,巴松管衍變成現在的樣子。從那時候以來,它在管弦樂,協奏曲及室內樂作品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巴松管有著獨特的音色,寬廣的音域,並可靈活演奏出多種音樂特色。音色具有比較明顯、渾厚的簧樂聲調特點。
 
像雙簧管一樣,巴松管有兩片簧片,並可藉著超吹(Overblow)技巧將音程提高八度或以上。巴松管的音色暗沉而莊嚴,宛如男中音的音色,特別在中音與高音部份更近似男中音的音色。低音結實有力,多於交響樂隊中重複低音弦樂器。巴松管長約8英尺,因此樂器是折起來的。巴松管的按鍵系統使演奏者便於操作廣泛間隔的孔, 控制音高。
 
巴松管的變形樂器是低音巴松管(也稱倍低音管,Contrabassoon),較巴松管音域低一個八度,是交響樂隊木管樂器組中音域最低的樂器。交響樂隊中巴松管聲部一般至少由兩位演奏員分別演奏兩隻樂器(雙管編製)。近現代的大型交響樂往往還會使用低音巴松管。
 
巴松管的音域最低端在大字1組的B♭0 並且擴大向上大約三個半八度至D2; 可以吹奏更高的音但比較困難,且很少用到。巴松管音樂使用低音譜號和次中音譜號。
 
薩克斯風(Saxophone):
是由比利時人Adolphe Sax發明,一般說來,Sax在1840年代被發明是比教較保守的說法。 Sax剛發明時,其模樣和今日的模樣相差不多,只在鍵機上有所變化,足見Sax是一項經過計算的樂器,絕非攻訐者嘴中所說的低級樂器。在許多樂器的發展史中,只有小提琴(Violin)、長號(Trombone)和薩克斯風(Saxophone)沒有被根本的改變。也就是說,這些樂器已經有很好的設計,不需要再改良了。至於其他樂器,則多多少少更動了原始的設計構想。
 
薩克管也就是俗稱的薩克斯風,是介於木管與銅管間的樂器,通常由金屑製成,但它的基本造型與木管樂器相同,內部成圓錐狀,末端開口擴大成喇叭狀,並向上彎起,且吹口和簧片都與單簧管相同,開閉音孔的原理也和單簧管相似,所以仍屬於木管樂器的一族。
 
薩克管音色濃厚,可以狂野,可以溫柔,常令人想到爵士樂,不過其實爵士樂中更常使用小號、豎笛等樂器。在一般情況下,薩克管很少用於管絃樂團,而在管樂隊中,薩克管是常規樂器,它們的音色易與其它樂器相融合。
 
英國管:
英國管一種雙簧片樂器,與雙簧管相似,但比雙簧管略長,而且比雙簧片低五度(英國管為F,雙簧管為C)。它的原名是法文COR ANGLAIS,COR的字義是號角或圓號,ANGLAIS的字義是英國的。但它其實並非號角,也並非起源於英國,原名的起源不得而知。英國管是一種木管樂器,實際上是中音雙簧管。雙簧管一般認為發明於法國,而當年這種樂器有些形狀的確像狩獵角般彎曲,所以COR ANGLAIS一名可能是英國人從17世紀沿用下來的。在18世紀初葉,軍隊奏樂時很喜歡吹英國管。稍後海頓、貝多芬等相繼在樂曲裏採用它。1830年白遼士寫成《幻想交響曲》,裏面有大段音樂由英國管演奏,從此確定它是交響樂團的一分子。英國管約長81公分,即32英寸。簧是吹奏者用口含著振動的部分。簧往下連接金屬製的變音管。變音管向後彎曲,吹奏者可手持樂器,但通常用吊帶繞過頸懸在胸前,方便雙手和手指在演奏時活動。英國管音色渾厚,富於表情,具有一種明顯的鼻音特色,在樂團裏常擔任旋律獨奏。德伏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二樂章裏,就有一段非常美妙的英國管獨奏,是最為人熟知的主題音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