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堪薩斯之聲
Pete Johnson來自堪薩斯市,在那兒布吉·伍吉樂曲也頗受歡迎,這座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在“老闆”Pendergast主政期間可以說是爵士樂手的樂土,當時這座城市極度開放,一天到晚都可以聽到音樂。
Bennie Moten(1894-1935)所率的樂團在堪薩斯是最早的,也是屬於最佳樂隊之一。在1930年對,樂團中有鋼琴手Count Basie(1905-1984),他曾向“胖子”Waller學習過;小號手兼歌手,“熱嘴唇”Oran Page(1908-1935),他是Louis Armstrong最有名的弟子之一;另有一位傑出的歌手Jimmy Rusing(1903-1972)。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早期,堪薩斯曾為爵士樂貢獻良多。
大蕭條時期
大蕭條時期
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曾影響到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爵士樂。唱片業到1931年已經跌落至穀底,當時,許多樂手以前尚可以演奏爵士樂謀生,如今要麼從事商業性音樂的演出,要麼完全離開了爵士樂。
但是爵士樂依然存活了下來,Louis Armstrong再一次樹立了典範。他的樂團正處顛峰期,他那廣受歡迎的演唱也成為樂團演出的一個特色。他把當時的流行曲改編成他那獨一無二的爵士風格 演出。而“胖子”Waller及Billie Holiday(1915-1959)在幾年後才開始這種嘗試。
因此,儘管當時傷感歌曲及浪漫低吟歌手大行其道(其中包括Bing Crosby,他曾與Paul Whiteman合作過,從爵士樂中學到了不少東西),一種新的“熱辣”舞音樂開始成形。實際這種音樂並不算新,只是Fletcher Henderson音樂的一種更流暢的形式。第一支演奏這種風格的樂團是Casa Loma弦樂團,其中引入注目的編曲者是來自喬治亞州的吉他手Gene Gifford (1908-1970)。這支樂團今天己幾乎被遺忘,但確實是這支樂團鋪就了通往搖擺舞時代的道路。
搖擺樂時代的到來
搖擺樂時代的到來
正如我們已瞭解的,從一開始起,大樂團就是爵士樂一個特色。雖然搖擺樂的的盛世一直到1935年才到來,但從1930年以後那些冉冉上升的爵士新星幾乎全部 都在大樂團中工作。這些人中有兩位三十年代的爵士樂的先導者:人稱“小爵士”(Little Jazz)的小號手Roy Eldridge(1911-1989),和人稱“熱度”(Chu)的Leon Berry(1908-1941)。Roy E1dridge是繼Louis Armstrong之後影響力最大的小號手,風格熱情奔放,音域遼闊,節奏強烈。他呆過的樂隊包括在Fletcher Henderson及Teddy Hill的樂隊,其中後者還包括Colenman Hawkins追隨者中最具天才的Berry,另外還有傑出的長號手D1cky Wells(1909-1985)。
另外一支引導潮流的樂隊是鼓手Chick Webb(1909-1939)所率的樂隊,他身材矮小還兼駝背,但他以超人般的意志克服了身體上的缺陷而成為可能是爵士樂歷史上最偉大的鼓手。他的樂隊 實際上是在一位年輕女歌手加盟後才真正成名的,這位女歌手就是Ella Fitzgerald(1917-1996)。
搖擺樂之王
搖擺樂之王
Benny Goodman在受大眾歡迎程度上主要的競爭者是Artie Shaw,他也是一位單簧管手,他率領樂團的生涯時斷時續。其他非常成功的樂團包括Jjmmy Dorsey及其兄弟Tommy Dorsey各自的樂團。他們兄弟兩人曾共同率領了一支名為“Dorsey兄弟”的樂團,兩人後來打了一架後,該樂團也就不復存在了。
第一批黑人樂團領袖包括Ellington“公爵”及Jimme Lunceford(1902-1947)。後者的樂隊紀律嚴明,偏重於炫技式的表演,其中有幾位傑出的爵士樂獨奏家,如薩克斯手Willie Smit、Joe Thomas,長號手Trummy Young(1912-1984)。確定這支樂隊風格的是小號手兼編者者Sy 0liver(1910-1988),他後來去了Tommy Dorsey的樂隊。
後來為全美爵士樂聽眾所熟悉的是來自堪薩斯市,由Count Basie所率的樂團,其中的主要獨奏好手包括Lester Young,Herschel Evans(1909-1939),次中音薩克斯手Buck Clayton(1912-1992)及Harry Edison(生於1915年),男女歌手分別是Jimmy Rushilly和Billie Holiday(後來是Helen Humes)。應該說明的是,這些樂手雖然重要,但給予這支樂團獨特風格的乃是Count Basie所賦予其節奏特色,即平穩,典型的搖擺樂風格。在樂團中負責節奏部的是吉他手Freddie Green(1911-1987),貝司手Walter Page(1900-1957),鼓手Jo Jones(1911-1985),Count Basie本人演奏鋼琴。Count Basie後來曾率多支成功樂團,但其最輝煌的時期當屬1936-1942年間。
頭號伯樂——John Hammond
頭號伯樂——John Hammond
Count Basie的樂團(“Basie樂團”)前往美國東海岸有賴於一個人的幫助,這就是John Hammond,也是他發掘了Billie Holiday及布吉-伍吉樂。他正好也與Benny Goodman有姻親關係,他說服了Benny Goodman組成了一支三重奏樂隊,其中包括Benny Goodman,黑人鋼琴手Teddy Wilson(1912-1986)及鼓手Gene Krupa。
此後不久,該三重奏樂隊變成了四重奏,新加入的是電顫打擊樂手(有時也打鼓及彈鋼琴)Lionel Hampton(1909年生),他是一位元集音樂才能及無限活力於一身的“發電機”式的人物。lionel Hampton和Teddy Wilson後來在Benny Goodman的幫助下各自成立了樂隊,其中Hampton的樂隊長盛不衰。其他與Benny Goodman合作過,後來又獨自率領樂隊的有Gene Krupa及小號手Harry James,後者的樂隊——“James樂隊”成為四十年代最成功的樂隊。
其他大樂團(續)
其他大樂團(續)
其它有名的樂團包括Andy Kirk的樂團,其中Mary Lou Williams(1910-1981)作為鋼琴手兼編曲者是樂隊中的靈魂。Hines伯爵的樂團;Cab Calloway的樂團,其中有Chu Berry及一個年輕的小號手Dizzy Gillespie(1917-1993),Erskine Hawkin的樂團;高音號手Charlir Barnet的樂團;長號手Glenn Miller的樂團;“Mills藍色節奏樂隊”,其中有新奧爾良的小號手Henry(Red)Allen(1907-1967)及長號手 J.C.Higginbotham(1906-1973)作為首席獨奏。
還有一支樂團在1936年左右即成立,由單簧手兼歌Woody Herman(1913-1987)率隊,但一直到40年代中期才一炮打響。另外有一支奇特的六重奏樂團是由低音提琴手John Kirby(1909-1952)率隊,編曲極其精美加上Charlie Shavers(1915-1971)的小號吹奏被稱為是“本國最有名的小樂團。”
搖擺樂時代不僅僅是大樂團時代或是小樂隊獨揚其聲的時代。各種各樣的音樂都被演奏過,包括以鋼琴獨奏的形式。
Art Tatum
Art Tatum
在以鋼琴演奏爵士樂的音樂家中出類拔萃的數Art Tatum(1909-1956)。他在鋼琴上的造詣給像Vladimir Horowitz這樣的古典音樂家都留下了印象。Tatum可能是所有爵士音樂家中技術上最有天分的一個,而且還不止僅此,他還有其他的過人之處,他的和 弦感覺極為敏銳,這使得他的即興演出幾乎是盡善盡美的。他的這種風格再加上他在節奏上的自由發揮而影響了一代年輕樂手,這些年輕樂手後來共同成為了一種新 的風格Bebop的奠基者。
其他三十年代的爵士樂傑出人物還有小提琴手Stuff Smith(1909-1967)——他第一個使用電聲樂器,還有吉他手Django Reinhardt(1910-1953)——一位於比利時出生的吉普賽人,他也是第一個美國人以外的有影響的爵士音樂家。(三十年代在歐洲擔任“爵士樂 傳教士”工作的其他人還有Coleman Hawkins和Benny Carter,而在二戰以後由美國踏上歐洲的爵士樂手數量急劇增長。
大樂團時代的結束
二次大戰敲響了大樂團的喪鐘,一是巡迴演出受到限制,二是部分很有才能的樂手被徵召入伍,但是更重要 的原因則是大眾趣味正在變化——大眾在當時已經不再喜歡搖擺舞音樂,轉而喜歡浪漫情趣的歌謠。而那些捱過了戰爭年代的大樂團,很快就發現又出現了另外一個 競爭物件——電視。越來越多的人們寧願呆在家裏看電視也不願出門,這導致了1947到1955年間許多舞廳被迫關門大吉。這時,如果繼續按照大樂團的傳 統,即16個人輾轉巡迴演出,那費用就太高了。那些沒放棄大樂團的領頭人物(E11ington,Basie,Woody Herman,Harry James)都有一種才能及奉獻精神上的過人之處,因此儘管大眾趣味及生活方式在變,他們的樂團還是維持了下來。戰後出現的新樂團並取得成功的僅有以下幾 位領導的樂團:鋼琴家兼作曲家Stan Kenton(1912-1979),他是在1940年開始創立樂團的,但直到1945年才取得成功;鼓手Buddy Rich(1917-1987),他曾參加過許多搖擺舞時代的著名樂隊,也是最有爵士味的音樂家;與人組樂隊的Thad Jones(1923-1990);Mel Lewis(1929-1990),一位曾與Kenton合作過的鼓手;還有曾與Kenton共事的高音小號手Maynard Ferguson(1928-),他斷斷續續組過幾支成功的樂團。
Bebop革命
Bebop革命
不管怎麼說,一種不一定與大樂團對立的,但又在精神上與早期爵士樂相去甚遠的音樂類型在二戰期間破繭而出了。這種叫Bebop(比波普)的爵士樂起初是一位 音樂家自創的音樂,誕生於非正式的排練中。Bebop(又稱bop)的特點是和聲複雜而動聽,節奏繁複,向大眾趣味也做了讓步。它的領軍人物是 Charlie Parker(1920-1955),一位生長於堪薩斯市的中音薩克斯手。Charlie Parker早期在大樂團中學藝(包括Hines伯爵的樂隊),後來定居於紐約。從1944年起,他開始被曼哈頓52街人的注意——在那個地方薈萃了前無 古人,後無來者的爵士精英。
大鳥
大鳥
“大 鳥”,這是Charlie Parker的崇拜者給他起的綽號,他是一個奇思泉湧的即興演奏家,其想像力與他的技術互相輝映。他的演奏風格,雖然受到lester young及一位名叫Charlie Christian(1916-1942)的吉他手(1939-1941年曾在Benny Goodman的樂隊演出),他在爵士樂界仍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對爵士樂的影響只有Louis Armstrong可以相比。
Charlie Parker早期的合作夥伴主要有Dizzy Gilespie——作為小號手,他的技術幾乎可與Charlie Parker媲美;鼓手Kenny Clarke(1914-1985)。Dizzy Gillespie與Charlie Parker曾一起在Hines的樂隊共過事,後來又一起到了Hines樂隊的歌手Billy Eckstine(1914-1993)建立的樂隊。Billy Eckstine是一位發掘bop天才的伯樂,另外經Billy Eckstine發掘的樂手包括小號手Navarro Dovis(1927-1991)、“胖子”Navarro(1923-1950)、Kenny Dorham(1924-1972)、薩克斯手Sonny Stitt(1924-1982)、Dexter Gordon、Gene Ammons(1925-1974),另外還有一位鋼琴家兼編曲家Tadd Dameron(1917-1965)。當然bop根本上說是幾個人玩的一種音樂,不是為跳舞伴奏的,儘管如此,仍出現了一些演奏bop的大樂團,其中包 括Dizzy Gillespie所率領的樂團,Woody Herman所謂的“Second Herd”樂團(其中包括優秀的白人——薩克斯手Red Rodney),薩克斯手Stan Getz(1927-1993)的樂團,Alcohn(1925-1988)與Zoot Sims(1925-1985)的樂團,Serge Chaloff(1923-1957)的樂團。
波普(BOP)與新奧爾良之爭
波普(BOP)與新奧爾良之爭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波普是和大眾對新奧而良爵士樂及其它傳統爵士樂的興趣複燃同時出現的。這就造成了聽眾及音樂家隊伍的分化,求異而不求同。由於自由記者及批評家的出現而造成的對兩方的不必要的傷害經年猶存。
Parker門下最優秀的弟子們除了Sonny stitt外都不是中音薩克斯手,Parker在此種樂器演奏上無出其右。鋼琴家Bud Powell(1924-1966)把Parker的風格移植到了鍵盤樂器上。鼓手Max Roach及Art Blakey(1919-1990)在打擊樂器上發揚Parker的風格。
另外一個獨步天下的音樂家是鋼琴手兼作曲家Thelonius Monk(1917-1982)。他音樂植根於“大踏”鋼琴演奏傳統。Monk是一個bop的先行者,但他的成就不只如此。
Charlie Parker之後
Charlie Parker之後
Charlie Parker於1955年去世,在他去世後bop時代幾乎終止,但是他的影響仍無處不在。這時冷爵士(Cool Jazz)開始出現,它的先鋒是Miles Davis,他錄音時加入了一些當時重要的樂手,包括Roach、長號手J.J.Johnson(1924-)、鋼琴家作曲家John Lewis、中音薩克斯手兼編曲家Gerry Mulligan、中低音薩克斯手Lee Konitz等。其中的編曲者有Mulligan,Lewis極具天賦的Gil Evans。其他“冷爵士”(作為一種標籤式的名稱,和很多名稱一樣不甚準確,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的支持者包括Stan Getz、Mulligan(他因與小號手Chet Baker組成的四重奏樂隊而出名)、John Lesiw與電顫打擊樂手Milt Jackson(1923-)的極成功且持久的“現代爵士五重奏樂隊”等。這些音樂家共同的特點是對於他們對即興演奏的動聽性要求很高,各種樂器音調的配 合上聽起來也非常舒服。
來自加利福尼亞的爵士樂被人們一度稱作“西岸樂”,這個音樂標籤比“冷爵士”意義其實更為含糊。50年代的一個被賦予“硬爵士”的音樂潮流更具意義。次 中音薩克斯手Sonny Rollins(1929-)是一個關鍵人物,他曾加入Clifford Brown與Max Roach的五重奏團——這支樂隊可能是最後一支知名bop樂隊。1956年Clifford Brown車禍身亡,時年25歲,他是一位才華出眾的小號手,他的影響力在Freddie Hubbard(1938-)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Sonny Rollins的即興演奏在爵士樂中最吸引人、最富想像力。他也曾與Miles Davis合作。John Coltrane(1926-1967)以小號手為人所熟知,他也吹奏次中音薩克斯及超高音薩克斯,他可能是Charlie Parker以後可以與Miles Davis並列影響最大的樂手。
“對話”爵士
中音薩克斯手Miles Davis與John Coltrane(1928—1975),鋼琴手Bill Evans(1929—1980)開創了一種“分量”即興演奏風格(即以演奏長度及風格,而不是以和絃為基礎)。John Coltrane在自己的四重奏樂隊中(其中有鼓手Elvin Jones,鋼琴手McCoy Tyner)發展了這種風格。Miles Davis這時又向其他方向開始了他探索的腳步。他曾和一批60年代最傑出的年輕的爵士天才合作過,這些人中有次中音薩克斯手Wayne Shorter(1933—)、鋼琴手Herbie Hancock(1940—)、Tony Willianms(1945—)。不久,他開始用電聲手段將自己的小號進行擴音。
後來他率領了一隊具有自由即興與搖滾節奏混合風格的打擊樂團。
另一位卓而不群的樂手是Charlie Mingus(1925—1979),他的音樂植根於Charlie Parker、Duke Ellinton及Tatum。他是一名低音提琴手,又是一名作曲者,他創造出了一種風格鮮明的音樂風格。和他合作的樂手包括鋼琴手Jaki Byard(1922—)、中音薩克斯手Charles Mcpherson(1939—)、次中音薩克斯手Warne Marsh(1927—1987)。Lee Konitz後來發展了Lennie Tristano某些純即興演奏的一些理念。
爵士—搖滾融合(Fusion)
爵士—搖滾融合(Fusion)
在Miles Davis的創新成功之前,搖滾對爵士的影響日益明顯。曾與Davis共事的著名樂手Herbie Hancock(1940—)和Chick Corea進行了這方面的探索,演奏出了後來被稱為在許多方面都可稱為“融合爵士”的爵士風格,但是這種風格從未與傳統的爵士一刀兩斷。Hancock的 唱片《V.S.O.P》薈萃了Davis以前的班底,加上小號手Freddie Hubbard,風格上追求的是Davis使用電聲樂器以前的風格。Chick Corea則繼續在不同的地方演奏不加電聲樂器的爵士樂。Keith Jarrett(1945—)曾與Davis有過短暫合作。他從不使用電聲鍵盤樂器,但他採用了搖滾樂的節奏,後來他開始了為時甚長的獨奏演出生涯,演奏 他心中自發的音樂。
最成功的融合爵士樂隊數Joe Zawinul(1932—)和Wayne Shorter共同創立的天氣預報(Weather Report)樂隊。他們的合作直到1986年。大多數融合爵士因其商業性傾向而給那些有創造力的樂手激勵不大,但至少可以吸引年輕一代來聽爵士樂。而如 今電聲樂器已然被吸收進入了主流爵士樂。
爵士樂現狀
爵士樂現狀
“多樣化”這個詞可以用來說明今天的爵士樂。許多有天分的音樂家進行 著各方面的自由探索,他們有著一個名為AACM(美國創新音樂家聯盟,由鋼琴家、作曲家Muhal Abrams指導創立)的組織。由這個組織直接或間接產生了一些包括芝加哥藝術聯盟、世界薩克斯四重奏聯盟等音樂團體。其中的音樂家包括小號手 Lester Bowie(1941—)、Reedmen Anthony Braxton(1945—)、 Joseph Jarman、Julius Hemphill、Roscoe Michell、David Murray、小提琴手Leroy Jenkins、Ornette Coleman等。Ornette Coleman後來和吉他手Pat Metheny(1954—)組成了Fusion爵士風格的樂團——Prime Time。間或他也與原四重奏樂團的人重聚演出。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但也可以說是歷史的重演,近年從新奧爾良又湧現出一批新的爵士樂好手。其中最有名的 可以說是小號手Wynton Marsalis(1961—)。他於1979年加入了Art Blakey的Jazz Messengers—一個堅持傳統Bebop風格的樂隊。Marsalis不久便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成為許多年來最引人注目的爵士樂新秀。他明確 表示要拋棄Fusion風格,強調延續爵士樂的傳統。Marsalis的哥哥Branford Marsalis是一位高音薩克斯手,曾是Wynton的五重奏樂隊的成員,後來有一年時間他參加了搖滾偶像Sting的樂隊,之後他自組了一支爵士先鋒 樂隊。
Wynton Marsalis離開Art Blakey的樂隊時,他推薦了自己的繼任者——新奧爾良的Terence Blanchard(1962—)。此人後來與另一個新奧爾良人Donald Harrison共同領導建立了一支樂隊。
九十年代中湧現了許多天才樂手,無法一一列數。他們很多人的音樂的根來自於Bebop,也有的可以追溯到 主流搖擺樂[如薩克斯手Scott Hamilton(1954—)]。但幾乎所有的樂手,即使在試驗創新時,所使用的音樂語言也都是爵士樂中已有的。像其他類型的藝術一樣,爵士好像也進入 到了後現代的階段。
不應忽視的還有女性樂手的參與的分量逐漸加重。這些樂手包括Carla Bley、Joanne Brackeen、Jane Ira Bloom、Amina Claudine Myers、Emely Remler及Janice Robinson。
爵士音樂傳統的源遠流長更被兩件事證明:曾推進Bebop進程,並使之發揚光大的低音薩克斯手 Dexter Gordon因主演《Round Midnight》而獲得奧斯卡的提名;Benny Carter在接近90歲時作為樂手及作曲家帶領美國爵士樂團(1986年成立,演奏以前及現在最棒的爵士樂)亮相,獲得一片喝彩。
美國現在的爵士樂在品質上及數量上都造就了一批人才。另外,大批優秀表演藝術家對爵士樂的參與也非常值得欣慰。
結語
結語
至於爵士樂下一步發展形勢如何是誰也不好預測的,我們僅知的是如今的爵士樂在聲音及風格上的表現可以說是豐富多彩。
Thelonius Monk,這位由哈萊姆區走向《時代》雜誌封面的、不折不扣地堅持創新原則的爵士大師曾為爵士樂下了一個獨特的定義:一言以概之,爵士與自由兩者密不可 分,不需要有別的什麼。如果我非得加些什麼,只是使其複雜化。他是供你琢磨的。你琢磨並研究它,就會有所獲得。
爵士,來自奴隸制度下的音樂,如今已成為世界流行的自由之歌!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