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奏出特定音高或音階變化的敲擊樂器都屬於無調的敲擊樂器。無調敲擊樂器的數量比起有調的敲擊樂器可以說多得相當多,對一個專業的打擊樂團而言,任何可供敲打的物體,均可拿來當做無調的敲擊樂器,但是在一般的古典音樂(不是專門為打擊樂團所寫的曲目)中,較常用到的無調敲擊樂器則有小鼓、大鼓、三角鐵、鈸、響板、鈴鼓及鑼等等。
 
無調打擊樂器的分類:
拍打的樂器:
如康加鼓(Conga)、邦哥鼓(Bongos)、手鼓(Tamborim)、印度鼓(Tabala)、金杯鼓(Djembes)、木箱鼓Cajon.....。
摩擦的樂器:
如風鈴(Wind Chimes/Mark Tree)、串珠(Cabasa)、刮葫(Guiro).....等等。
搖動的樂器:
如鈴鼓(Tambourine)、沙鈴(Maracas)、沙筒鈴(Shaker)、雪鈴(Sleigh Bells)、果殼鈴(Nutshell).....等等。
敲打的樂器:
如大鼓(Bass Drum)、小鼓(Snare Drum)、四音鼓(Quads Tom)、牛鈴(Cowbells)、響棒(Claves)、天巴鼓(Timbales)、三角鐵(Triangle)、木魚(Blocks)...等等。
 
 
樂器簡介
大鼓(Bass Drum:
結構組成:
由鼓身、鼓皮、鼓圈、鼓卡和鼓棰等部分組成。
 
使用材質:
鼓身:木質或輕金屬材料;鼓皮:多用牛皮;鼓圈和鼓卡:目前多用鋁合金製成。鼓棰:短而粗的木棰,一端包以皮條、布料或絨氈,呈球狀。
                                                               
大鼓體積最大,在一個圓形木框或金屬框的兩面蒙上獸皮或塑膠皮,直徑愈大,深度愈深,鼓聲愈大愈低沉。鼓框環上有調音用螺旋桿,調音時要對角調整螺旋桿,使鼓皮的張力均勻。
 
大鼓對於節奏和拍子的穩定,有很大的影響。要挑選節奏感好的成員擔任。通常用右手持鼓槌由上面斜向鼓面中心斜打,視需要也可往鼓面中心直打,但要避免上下來回斜打,因為不同的角度打點,會產生不同的音色,常用一支軟頭棒來敲打。
 
現代大鼓起源於古代土耳其,因此又稱大軍鼓,中世紀時傳入歐洲。是軍樂隊、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最重要的打擊樂器,幾乎不作獨奏,而是參與合奏或襯托樂隊和聲的伴奏樂器,但大鼓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僅使樂隊的低音聲部更加充實、豐滿,而且為整個樂隊帶來一種氣勢,增添了活力。
 
 
小鼓(Snare Drum:
結構組成:
類似大鼓,但體積小得多。

使用材質:
基本與大鼓相同,只是鼓皮為羊皮,且不敲的一面繃有多條金屬響弦;鼓棒使用兩條硬木棰,棰頭較小,且不包任何外物。詳細內容請看[細說小鼓]

樂器特色:屬雙面膜鳴樂器,無固定音高,但發音頻率高於大鼓。音色清晰、明快,並伴有沙沙的聲音,別具特色。

演奏方式分為單奏、雙奏和滾奏三種,其中滾奏法最具小鼓特色,雙棰極迅速地交替敲擊,發出顆粒清晰的音響,各種處理效果(如輕、重、緩、急的區別)可以表達出不同的音樂情緒。

小鼓在各類樂隊中與大鼓的重要性相同,常與大鼓同時使用。但小鼓不像大鼓那樣用來加強強拍,而是在弱拍上敲擊細小的節奏,以調和音色,增強樂曲的節奏感。小鼓的音響穿透力強,力度變化大,還可以通過在鼓面上蓋絨布,或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槌來改變音色,能奏出各種氣氛,表現力非常豐富。
 
 
Quads Tom(三音鼓,四音鼓,五音鼓)
Quads Multi-Tom是由三個到五個不同尺寸的Tom Tom所組合成的室外行進打擊樂器,四音或五音鼓的使用也是特別的地方,由於雙手常有快速的移動的動作,通常還是以對稱式的方式來握鼓棒。很像是可移動的定音鼓,為了手法的改變,會大量採用Paradiddle或其衍生出來的技巧。 
 
 
鈸(Cymbals)、
結構組成:
鈸有分對鈸與吊鈸。鈸身為一對銅制的草帽狀圓片,對扣在一起像一個梭子。對鈸的鈸身的兩個部分各系有一條鈸巾,演奏者須取站姿,用雙手通過鈸巾持住鈸身,使鈸身的兩部分碰撞發音。 ;對鈸普通尺寸由14~22吋。分成交響樂或管樂團使用的對鈸。一般交響樂對鈸有分為●Francese(法式)厚度較薄,●Viennese(維也納式)厚度中等與●Germanic(德式)最為厚重。
樂器特色:
屬於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洪亮而強烈, 餘音回蕩,可以傳得很遠。用於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一種激情;用於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屬於節拍樂器。
 
鈸是一種古老的碰奏樂器,又稱“土耳其鈸”,其音響的穿透力很強,善於烘托氣氛,是管樂隊、交響樂隊、管弦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吊鈸(Suspended Cymbal)在演奏時是懸掛在鈸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輕奏則像冰雪消融時的潺潺春水,重擊則如暴風驟雨時的風聲呼嘯。
 
銅鈸的家族中尚有很多種類型的銅鈸是運用在爵士鼓組或是拉丁鼓組上,詳細請視[銅鈸的相關知識]。
 
鑼(Gong)。
結構組成:
鑼身為一圓型弧面,多用銅制結構,其四周 以本身邊框固定;鑼棰為一木棰。鑼身大小 有多種規格,小型鑼在演奏時用左手提鑼身, 右手拿棰擊鑼;大型鑼則須懸掛於鑼架上演奏。
樂器特色:
屬於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低沉、 宏亮而強烈,餘音悠長持久。通常,鑼聲用於 表現一種緊張的氣氛和不祥的預兆,具有十分 獨特的藝術效果。
 
鑼又稱“中國鑼”,來自中國的民族樂隊,是交響樂隊中唯一的中國樂器。鑼是現代交響樂隊、管弦樂隊中重要的打擊樂器,改變鑼棰棰頭的結構或質地可有效地改變鑼身的音色。另外,一些較小的鑼有確定的音高。


三角鐵(Triangle)、
★三角鐵是用圓鐵棒彎成三角形的樂器,兩端的相接處有一缺口,通常是懸於細長的腸絃上,用鐵棒敲擊時,當棒子一碰到三角鐵以後,要立刻把棒子提起來,讓棒子迅速離開三角鐵,產生清脆的聲響。屬於金質的敲 擊樂器,音色清脆明亮,屬高音樂器,穿透力強,在龐大的交響樂團中,三角鐵的聲音就可輕易的脫穎而出。
★三角鐵可用木棒或鐵棒敲打,三角鐵與三角鐵 棒會因為不同的尺寸大小, 而有不同的音量和音色,視狀況選用適用的三角鐵和三角鐵棒,三角鐵最早 使用於歐洲管弦樂團於18世紀,現在三角鐵的使用可說是非常的普遍。
★通常用左手的姆指和食指拿著三角鐵的吊帶,或綁上大型的夾子架於左手虎口處,或夾在譜架上,缺口朝左,右手拿著細鐵棒,運動手腕敲擊缺口的對角處或 稍上端聲音最好聽,但也可視需要改變打擊點。
★弱音滾奏要在頂端的裡面,左右來回快速的敲打,但置往下音量會加強,要最強的音量時,可將棒子在三角鐵內繞著圓圈打。
★三角鐵的餘音可持續很長,用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靠住三角鐵即可止音。
★三角鐵音色差異極大,價錢差異也大,品質低的三角鐵音色就像在敲爛鐵。
★打三角鐵大家會打,但是在交響樂團中打三角鐵的人可能學了音樂幾十年,他打出來的音律跟我們打的就是不一樣。
★斷奏時 只需用手指及拇指壓住鐵條即可。
 
鈴鼓(Tambourine)、
鈴鼓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樂器之一, 可追溯至西元前2500年以上,其形狀至今沒有太大的改變,將木頭圍成一個淺的圓框,在框的周圍裝上一對對的鈴片, 有單排鈴、有雙排鈴,另外又分有鼓皮和無鼓皮,尺寸大小有許多種,5” 、 6”、8” 、10” 、12” 等等,它是最廣泛被使用的樂器之一,音樂基礎教育,古典 音樂、流行音樂、傳統音樂等,經常被使用。藉由搖動、敲打鼓面,或是用潮溼的大拇指摩擦鼓面而發聲。鈴鼓的演奏技巧很容易,但是要達出神入化的高級技巧的話,非得苦練一番不可。
 
手持法:左手(或右手)的大姆指及其下部接觸在鼓框邊緣,其他四指握住鼓框內部,斜斜拿在胸前,特別注意不要將大姆指插進鼓框的圓形小洞內,以避免大姆指疼痛難受。
 
打法:用右手(左手)的手指尖擊打皮面,使鈴和皮面同時發響,或擊打鼓框只有鈴響。 也可由手掌、手指關節、指頭(有時也包括膝蓋)敲打,或是直接以鼓棒敲擊。
 
滾奏法:振動手腕使鈴鼓左右來迴旋轉,發出鈴聲,欲結束時以另一隻手輕拍皮面,鼓面勿與地面垂直,避免鈴片發出殘響。
 
★使用鈴鼓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鈴鼓使用後,把鈴鼓放下的時候要小心輕放,因為鈴鼓穿透力強,只要輕輕一震,就會有很大的聲音。這些聲響有可能幹擾到聽眾的注意力,因此要小心謹慎。
 
響板(Castanets
結構組成:
由一對手掌大小、貝殼形狀的扁木片構成。兩個木片上 都拴有細繩,可套在拇指上。
使用材質:
多用紅木或烏木等堅硬木材製成。
樂器特色:
屬竹木體鳴樂器類,無固定音高。演奏時將兩片響板像 貝殼一樣相對著掛在拇指上,用其他四個手指輪流彈擊 其中一片響板,使之叩擊在另一片上發聲。音色清脆 透亮,不僅可以直接為歌舞打出簡單的節拍,而且可以 奏出各種複雜而奇妙的節奏花樣,別有一番特色。
 
響板又叫“西班牙響板”,多用於西班牙、義大利等南歐國家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舞蹈之中。 在交響樂、歌劇和舞劇音樂中,響板也通常只限于伴奏具有南歐及拉美風格的音樂、歌舞。有時, 響板甚至可以用於獨奏。
 
響棒(Claves
響棒又稱響木,大多 用堅硬的木質材料所做成,如玫瑰木、櫸木、非洲硬木、黑檀木、楓木......等,一般 以二根木棒敲擊,依手的拿法之不同,而發出不同的節奏。響 棒必須兩枝為一組,一枝為打棒,一枝為響棒,響棒輕握在左手指尖上,以手 心作為共鳴箱,右手握著打棒,敲擊在響棒上產生音響,慣用左手者則相反。 Clave 在西班牙文的字意是(關鍵)的意思,當然在拉丁音樂中,響棒就如同 西班牙文原意中有著重要及關鍵性的地位,尤其在古巴音樂中更是佔有最重要 的地位,所有節奏樂器是以響棒的節奏作為中心基礎節奏,再加以變化,響棒 在古巴音樂中可稱為有聲的指揮。
 
木魚(Blocks
有分東方木魚 及西方木魚,東方木魚形如骷髏,採用短桴敲奏,一個一音,大小不一;小型的音高,大型的音低,視需要而可採用數個不同大小的木魚。西方木魚 屬於木質的敲擊樂器,音色渾厚,可用做樂隊的低音樂器,通常用左手輕握木魚的長柄,右手持棒輕敲頭的中間部份,聲音最響亮。同類性質的樂器還有木筒、木 枕、雙頭木筒、高低音木筒……。
 
沙鈴(Maracas 又稱響葫蘆
★將圓形或橢圓形空心的堅果或一種叫Maraca的葫蘆類果實乾燥後,在其 中裝入小石子、彈珠、植物種子等再裝上握柄而成的樂器,因通常使用兩個為一組,所以以複數稱之Maracas。
★現今沙鈴所使用的材質有許多種,有木製、 竹製、朔膠製、天然椰子殼、金屬製等,外觀造型更多變化。在裡面裝沙稱沙鈴為多。操弄沙鈴時,裡頭的顆粒,鏗鏘有力,而非四處紛飛或沈沈的。
★一對沙鈴其中之沙粒大小與沙粒數量多寡不同,會有高低音不同之妙用。
★沙鈴演奏方法可分為兩大類:1.水平握法上下搖動2.垂直握法前後搖動,演奏 要點是要將樂器內的小石子、鐵珠子集中要同時撞擊一處(共鳴點),這樣的聲音才會比較清晰。手抓住沙鈴外殼演奏時,也會有不同之音色。
★一般Rock樂風的高音、中音與低音都被佔得滿滿的了,尤其是中音與低音的部分,通常都會故意被強調,因此給rock用的沙鈴聲音會尖一點。
 
牛鈴(Cowbell 
原本為繫在牛隻頸部的金屬鈴鐺,現在是演奏拉丁美洲音樂不可或缺的樂器 ,當然也被廣泛的應用在民族音樂、流行音樂、爵士音樂、現代音樂等。演奏時可拿在手上,也可置於架上、拿在手上,另外也可以用爵士大鼓槌敲擊。
 
牛鈴的組合可 單一的、兩個的、三個的、一組的,視個人需求而變,通常使用木棒或金屬 棒敲擊,依其握處與握法,加上敲打的部位而產生各種音色變化。
 
有一種特殊的牛鈴經過特別調音,有相當不錯的音準,以鋼琴鍵盤的排列方式 ,可分為一個八度、兩個八度、三個八度等,這種牛鈴就是來自於瑞士阿爾卑 斯山的阿爾卑斯牛鈴(Alpine Herd Bell),這種牛鈴被現代音樂廣泛的使用。
 
阿哥哥鈴(Agogo Bell) :
將兩個或三個不同大小及音程的錐形牛鈴用U型鐵條連接起來,U型鐵條通常 是當作握柄使用,除了金屬的阿哥哥鈴之外,也有木質類的阿哥哥鈴,音色較 為圓潤柔和,金屬的阿哥哥鈴通常使用木棒或金屬棒敲擊,木質類的阿哥哥鈴 只能用木棒敲擊。 阿哥哥鈴也是演奏拉丁美洲音樂不可或缺的樂器,尤其是森巴音樂。
 

雪鈴(Sleigh Bells) :
一串鈴鐺,木質的手柄。演奏方法: 一手握住把手,將鈴鐺部份朝向地面,而另一隻手握拳敲打把手的頂端。
 
 風鈴(Wind Chime or Brush Chrome Or mark tree)
風鈴通常一列或兩排並列,由長漸次變短的金屬管製成(以銅製為多),金屬管又分空心與實心兩種,垂直置於框上,用金屬棒或鼓棒敲擊。
 
風鈴長金屬管為低音,短金屬管為高音,依音樂情狀需要,由低音敲擊至高音稱為上行,由高音敲擊至低音稱為下行,有專屬音符記載。
 
最好是用風鈴所附的金屬棒來敲擊,聲音會較清脆,也可以用手指去撥弄,不過跟用金屬棒打擊出來的聲音不同。
 
 
串珠(Cabasa
起源於非洲是由葫蘆或椰子外殼刻有紋樣,並在四周圈上鬆鬆的,一串串 珠子連結在一起的樂器,它是非洲音樂和巴西音樂,重要的節奏樂器之一, 現在也有一些金屬製的串珠鈴,音色較為清脆。 
演奏方式:
右手握著樂器的柄,左手捧著樂器下方,右手來回扭轉使其摩 擦產生聲音。
右手握著樂器的柄,前後搖動。
右手握著樂器的柄, 半懸空的來回拋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emy Hsiang 的頭像
    Jeremy Hsiang

    婚姻幸福 Jeremy Hsiang之家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