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棒種類:鼓棒的種類有各式各樣 
1.一般鼓棒(Sticks):外形有粗細輕重,也有材質不同之分,一般來說不同的鼓棒會有不同的音色(尤其是Rim擊法)及技巧呈現。
2.束棒(Rute):以細竹木條捆札而成,其打擊音色有沙沙聲,音質與音量介於鼓刷和一般鼓棒之間。
3.鼓刷(Brush)俗稱鼓掃把:有金屬及塑膠材質刷毛之分,音色細膩柔和,用在音量需求小之地方如柔和的樂曲、爵士樂、空間狹小或傳統教會。
4.棉槌(Mallets):鼓棒前端為棉或橡膠製品,打擊音色有低沈穩重莊嚴感,所以打擊落地鼓(Floor Tom)有定音鼓的味道。如果用在輪鈸,會產生輕柔綿密的共鳴延音效果,可以營造出柔美天堂境地的效果。
5.拉丁鼓棒(Latin Sticks):鼓棒頭與尾部同粗細,長度有13 吋、15 吋與16 吋3種,用其打擊牛鈴(Cowbells)、天巴鼓(Timbales)等節奏音效,有熱情喜樂的感覺。
6.鼓棒槌頭要是有黑色污垢(主要是擊打銅鈸所產生)時,打小鼓時很容易將黑色污垢沾粘在小鼓的霧面鼓皮上,造成小鼓皮平滑無粗糙面,如此想用鼓刷演奏時,很難呈現出完美的沙沙聲之音效。
7.要是鼓棒槌頭有破損而打在鼓皮上的話,鼓皮很容易有凹痕,鼓棒是消耗品,該換購時不要猶豫。
 --------------------------------------------------------------------------------
二.握棒方式:
 不正確的握棒方法通常是日後進步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1.主要分為傳統式、對稱式...等握法,兩者差別只在左手的不同。傳統握法以左手拇指與食指之間(虎口處)輕輕夾住鼓棒上下揮動。
2.對稱握法左右手同樣之握法,雙手鼓棒成八字型,手背向上角度不一定,以右手打者為例,敲擊Hi-Hat 或 Ride Cymbal 時右手背向上的角度就不一樣,對左手來說,敲擊小鼓或落地鼓時左手背向上的角度也不一樣。
3.握棒法依需要而有多種握法,不可侷限1~2種握棒方法。甚至有時依需要可能一手握2支鼓棒,所以沒有那一種握法可稱為是絕對正確的。
4.拉丁音樂為求敏銳音色,常用13吋短拉丁鼓棒採傳統握法,此時鼓棒尾端握手心,!以雙手拇指、食指、中指巧力敲擊。
5.握棒以輕鬆為原則,切勿用力緊捏,造成肌腱傷害不說,此外還有腕力使用不當,造成Tom Tom 過門鼓點混濁,Hi-Hat 打點不清脆之缺點。
6.握棒的長短依需要也有多種,不過握在鼓棒尾端1/3處為多。想增加力道者可以握鼓棒最尾端。
 --------------------------------------------------------------------------------
三.輪鼓(Roll):又稱碎鼓或滾擊或連擊
 
    基本練習的項目非常多,但是輪鼓在過門與節奏(特別是Swing、Samba、Fusion)用到的地方很多,而在古典或現代樂團及音樂打擊科系的術科考試,輪鼓大都是必考的科目。輪鼓聽似簡單但是輪鼓的技巧也很容易反映出打者程度水準,可見輪鼓對鼓手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
輪鼓有兩個分類:
(1)開放式輪鼓(Open Roll):單手一次打一個點或一次打兩個點,讓左右手輪流循環敲擊。
(2)彈跳式輪鼓(Close or Press Roll):.利用鼓面的彈性,手指下壓自由彈跳,讓鼓面發出短促的延續音。
輪鼓的基礎練習過程要由慢到快到慢循環練習,並要能隨心所欲控制鼓聲強弱,利用(一)手指彈或甩(二)手腕之曲與伸(三)手肘提放(四)手臂隨棒自由揮動搖擺,形成一個美觀天成的打擊動作。
 --------------------------------------------------------------------------------
四.基礎練習:往下扎根,向上結果。
 
1.基本手法是日後非常重要的進步關鍵,如果忽略此練習,很多節奏不容易練好.,Solo的困難度就更高了。
2.一般鼓手之大鼓及小鼓的音量最大,Tom-Tom的過門聲音聽不清楚,鼓聲音量分配不良。
3.不管學打擊過多久,每日的小鼓基礎練習永遠不能停,此外手鼓的基礎練習也是建立在小鼓基礎上。
4.如果您想鼓藝精進或是想以鼓為業,國際鼓手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udimental Drummers)於1933年所發表基礎打擊的26式練習,就是最基本的課程。
5.進一步要涵蓋交響樂與軍樂的小鼓技巧,那麼國際打擊藝術協會於2000年所發表( Percussive Arts Society International Drum Rudiments)基礎打擊40式練習,就是非練不可的絕技囉。
6.要能夠隨心所欲用在過門的話,至少花一年的時間在小鼓基礎練習應該是不可避免的。
 --------------------------------------------------------------------------------
 五.練習方法:
 
1.練習的工具:練習板、電話簿、自己的大腿、手掌拍身體、板凳、真鼓....。
2.練習的地方:等公車、坐捷運、看電視、團練室、鼓教室....。
3.練習的時間:不分時間不分地方,只要有閒就隨時練習。
4.重視視譜練習:很多鼓手都認為打鼓不必看譜,看譜就會打不快,事實上看譜打不快不只是基礎練習的問題,而是視譜練習的部分練習不夠的問題。
 
鼓王黃瑞豐老師曾經提及:樂譜,是由音樂家之構思創意,傳遞編寫,並且透過詳細符號記載,呈現悠揚的旋律。單憑自己的聰明死記節奏和過門,完全停滯在音符的門外,將變成演奏出來的音樂性層次不足。
--------------------------------------------------------------------------------
六.節奏練習:
 
1.如果略過基本手法練習,直接進入節奏課程的話,那麼您未來的學習會很辛苦。就拿打節奏來說,練好一個節奏要花比別人多的時間.,而且打出來的節奏不一定悅耳。
2.很多新進鼓手跳過基礎訓練,強弱重音的練習,急就章就開始學習節奏型態,然後就上場演奏了,於是從第一首歌到最後一首就一直是重音+重音+大聲,音樂性談不上,層次分明就更不用說了。
3.記得20多年前學鼓的時候,老師在打擊板上光教右手開始的(左手開始的練習沒教)超基礎打點練習就教了2個月共8節課,其間連真鼓都沒摸到。想到當時雖然抱怨連連,如今卻心存感激,因為最初級的打擊基礎都建立在那個時候,住在學校宿舍的課餘練習也打破好幾本書。
4.節奏潤飾:現場演奏一成不變化的打節奏來說,難免貧乏無味,所以必需配合主旋律的強弱律動,以左手小鼓點做變化。
--------------------------------------------------------------------------------
七.腳部練習:一開始學習踩大鼓時經常會產生很多的疑惑
 
1.腳的練法和手一樣,此時坐姿高度很重要,因為坐姿腳度決定了踏板上最佳踏點,與最輕鬆最快速有的力的切入點。
2.鼓踏踏法可分平踏(Heel Down)及墊踏(Heel Up)2種,現今以墊踏踏法佔多數,最好都練並能分別以平、墊踏2種方式演奏出"壓"或"開"之音色。
3.腳部練習一定要先單獨以左右腳依照音符作4分音符及8分音符的正反拍,16分音符練習,再加入雙手訓練。
4.依照音樂的需要,大鼓皮有時候調硬而有的時候調軟,其反彈力不同,所以腳踩鼓踏會有不同的感覺。
5.好鼓手可以依照音樂而踩出開放音、悶音、強音、弱音、雙擊音,不單只是重踩、快踩鼓踏而已。
6.基本上大鼓和貝斯是一體,但並不是和貝斯同樣的點就可稱它為一體,而是要與貝斯的律動一致。
7.敲鈸(Cymbal)時絕大多數(85%)要配合腳踩大鼓,如此鈸音才有深度及廣度。
8.鼓踏抵住牆壁是不錯的自我練習方法。
9.鼓踏(Pedal)選擇:好鼓踏才能以單腳踩出漂亮的雙擊音。
 
    A.最好有重底板,踏起來穩定不搖晃。
    B.腳踩鼓槌(Beater)到底,突然讓其回彈,回彈次數越多,回彈時間越久越好。
    C.槌頭角度最好可調,爵士樂用小槌頭而POP音樂多半用大面積槌頭可資參考。
    D.鍊條式比皮帶式傳動力直接,觸感佳。
    E.踏板以小角度擺盪,鼓槌同時就能獲得大角度擺盪。
 --------------------------------------------------------------------------------
八.論過門:
 
1.何謂過門:所謂過門(Fill in)就是演唱者或演奏樂手,在歌曲進行到一個段落空間想喘口氣時,由鼓手過門來裝飾這些空間。
2.過門內容:其拿捏很重要,過與不及都會破壞歌曲整體性,而這就得依靠鼓手的創意來設計樂句結構,配合經驗與練習來累積。
3.過門方式:過門的種類有各式各樣,譬如說節奏過門、Hi-Hat 過門、銅鈸過門、休止符過門、Tom-Tom 過門、特殊音效過門.....等等。
4.樂句結構:過門的樂句結構要能唱出來(也可稱之為口訣),一般學爵士鼓的朋友,開始學習大多是停留在單拍4連音移鼓過門,的確4連音很重要,但這只是開始,請勿過度依賴停留在4連音,否則可能造成樂曲紊亂吵雜。
5.空間處理:讓聽眾容易猜出、容易哼唱的過門有親切感,製造詭異的空間伏筆比較有新鮮感。有時一首曲子由簡單到複雜的過門有層次感等要如何拿捏啊?採用他人的批評與經驗加練習來累積就對了。
6.鼓的移動要看得準,所謂眼到、口到、手到,當然能練到閉目打鼓就再好不過。
7.某些節奏有特定的過門方式要特別區分出來很重要,常常不能混為一用。
--------------------------------------------------------------------------------
 九.練習效率:
 
1.先在自己的大腿、身體徒手練習節奏、過門與基礎打點,再實際打擊真鼓,可事半功倍。
2.先將所要練習的節奏與過門,先以口訣編唱出來,再以口訣練習。
3.平常練習的速度由快到慢,慢到快,快到慢......,此循環性練習為增強熟練度的方法。如果只練單一個速度,常常會造成要快快不起來,要慢慢不下去拍子脫節的窘困。
--------------------------------------------------------------------------------
 十.開頭與結尾(Ending):
 
 1.曲子開頭:如果沒有指揮,曲子的開頭可能混亂不齊,下列提供幾種參考:
 
    A.以微音量(Fade in)下歌,例如輪鈸或者風鈴呈現。
    B.以其他各樣樂器Solo或是和弦或是特殊音效約定幾小節後同時下歌。
    C.由鼓手以敲擊鼓棒或 Hi-Hat 讀數進入,稱為 Sign 或 Count off,至於要敲幾下,而這就得依曲子
由第幾拍出來決定。
 
          例如曲子由第4拍入,Sign 次數就是3次,曲子由第2拍入,Sign次數就是5次,因為Sign 1次無法決定速度,所以Sign次數最少2次,最多5次。
 
    E.以此網頁背景音樂為例,Sign次數就是2小節│1--2--│1234│,此種Sign方式大都用在爵士或拉丁音樂的開始。
 
--------------------------------------------------------------------------------
2.曲子結尾:以下是幾種常用的結尾方式:
 
    A.同時停下來以休止符結尾。
    B.漸慢(Rit)以輪鈸滾奏結尾。
    C.裝飾音過門結尾。
    D.聲音漸小(Fade out)以息音結尾。
    E.自由(Adlib)過門結尾。
 --------------------------------------------------------------------------------
 十一.曲風與節奏(Style & Groove):
 
 1.節奏的形態常常決定了曲風:如果節奏是拉丁的舞曲節奏,其他樂器想要演奏成拉丁以外的曲風就不那麼容易,但是如果不管節奏只有曲風,那這個曲風形態就呈現不出來了。因此最好要學會各式曲風15種以上基本節奏打法,多聽不同類型音樂與現場眼奏,擴展學習的廣度。
 
2.曲子的曲風常常影響了節奏:一首曲子不要只有認定一種節奏打法,例如上星期與你配搭的主領曲風適合用 Soul 的節奏,這星期主領的曲風也許適合用 Cha Cha的節奏,下星期主領的曲風適合用 Disco 的節奏也可行。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詩歌不常見的打法也要花時間練習,誰知那天用得著,臨時要練也來不及喔。
 
3.一首曲子的結構有1.主歌(Verse) 2.副歌(Chorus) 3.橋段 (Birdg) 在不改變曲子的曲風之下,同樣的節奏常常需要用3種不同打擊法闡明。
 --------------------------------------------------------------------------------
 十二.唱拍方式&小節的數法:
 
 唱拍方式:當我們練習節奏(Groove)與過門(Fill in)時要配合唱拍,也許有人認為反正歌熟悉的很,唱不唱拍無所謂。殊不知有唱拍練習可以讓:
 
1.旋律穩定進行。
2.沒聽過的曲子很快就能上手。
3.高級的技巧容易得以發揮。
4.一般而言4拍子可唱成 1拍 2拍 3拍 4拍、1又 2又 3又 4又、1&  2&  3&  4& 或1e&a  2e&a 3e&a 4e&a、3拍子可唱成 1 Ti Ta、2 Ti Ta、3 Ti Ta或 1又 2又 3又。
 
小節的數法:
1.爵士樂(Jazz)是32小節(Bars)為一個段落,可細分為16小節+8小節+8小節=32小節,樂團用語常常將前16小節稱為開頭,接下來8.小節稱為主題,再下來8小節稱為結尾。
2.傳統爵士樂通常2小節一個小過門,4小節一個大過門。
3.敘事抒情曲(Ballade)是24小節(Bars)為一個段落,可細分為(8小節+4小節)*2=24小節。
4.4/4小節的數法:│1234│2234│3234│4234│5234│6234│7234│823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emy Hsiang 的頭像
    Jeremy Hsiang

    婚姻幸福 Jeremy Hsiang之家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