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的基本拍子可以分成 2 拍子、 3 拍子和 4 拍子,在帶領樂團合奏之前,必須先熟悉各種拍子的畫法。再來就是它的表示方法,以及可能產生的問題,我都會在這篇做說明。
指揮最重要的就是手勢,我們分成左右手來說明。
以功能來說,右手是用來掌控拍子和節奏的,也就是穩定拍子的進行與變化,比較不會用來做大幅度及過於花俏的動作。為了使演奏的人員對拍子有明確感,能感受得到拍子的變化,增加樂曲的表現,在它的拍子指揮畫法上雖有基本的形式,卻還是會有某種程度上的不同。這些都需要靠指揮和團員們長期的練習默契,才能達到 彼此的心靈相通。
一般來說,右手會遇到的問題就是拍子無法達到穩定而平均的表示,拿捏不準時間的長短,造成時快時慢,或者是因為左手的影響,不自覺的停下右手的動作。這些變化拍子、延長、加快的不適應會帶給其他團員不安定的情緒,影響整體的表現。首先,你所要挑戰的問題,就是拍子的穩定性,使它不受到自己和其他社員的影 響,達到最好的狀態。我的建議是拿出你們的節拍器,跟著節拍器速度不斷的練習,再試著跟其他團員配合看看。
右手在節奏的表示上雖不像拍子那麼重要,仍可以用右手來提示其他社員在樂曲的重要節奏處,如突然停止之後的節奏變化就可以用到右手。平常一拍一拍的打拍方式有時候可以改成分割拍、縮減拍、樂句拍、自由拍等等的臨時變化拍,以便使其他團員更明確掌握樂曲。
節奏與拍子上的變化,指揮要能夠靈活運用,才能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左手掌控表情、速度、音量、記號、演奏法、節奏等,大部份無法勝任指揮,可能是跟左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有關。也許右手一動,左手就停了下來,或者左手一表示,右手便動不了,這個問題可由左手的單獨練習來解決,或在基本的右手拍子練習時,在每小節的特定拍子或時值上作固定的長時間表示練習,再慢慢增加表示 點、表示長度、表示位置,或加上樂句、樂段的表情表示,如此可以讓左手與右手同時而互不干擾。
我覺得左手比右手還重要,只要不會太誇張,應該都是可以使用的,也應該沒有什麼禁忌。
如果只能用右手手勢來表示的指揮,只能算是打節拍的機器而已。
有個叫指揮棒的東西,是指揮手部動作的延伸,可以讓其他團員更清楚指揮的動作。而右手的動作就是用來持指揮棒,它當然也有各種不同的持棒法,可是我覺得只要不難看,然後能靈活運用就可以了。指揮棒本身的運動方式是由指揮棒的頭 (柄) 引領棒尖而動,就如同龍擺尾一樣,頭先動 (到達拍點位置) 之後,棒尖即刻到達拍點,這裡要說明“拍點”是每個指揮不同,中外也有差別。西樂的拍點是在拍尾點 (先於樂團,先於樂音) ,國樂的拍點是在拍中點 (同於樂團,同於樂音,要特別注意與保持與樂團的默契) ,如此可達到較柔軟的動作與視覺的滿足,整個指揮棒的視覺範圍也較大,因棒尖與手掌同在一處,可看得較清楚,易掌握到拍子,也較易掌握到指揮拍點位置,如只是棒尖晃動,是不容易看到的。
說明一下:腕關節為指揮動作的動力發起點,之後指揮棒尖及肘關節跟著連動,肩關節的動作幅度則較小,而指揮棒尖即為拍點的指示位置,也就是說演奏員是以指揮棒尖為樂音發音點;當然在某些特定的的樂曲要求以某處來當拍點也是可以的,只要能處理妥當、明確、漂亮即可。
左手的手指部分也相當重要, 5 根手指頭可作出不同的姿勢變化,也各代表不同的意義。如安靜、小聲、琶音、輕柔、有力、氣憤、停止等等,當然也每人作法與表示不同,這也是要長時間培養默契的。
手肘部為支援手指部的主要部位,雖較無法作出“描述性”的表示,但它卻可擴大手指部至棒尖的活動範圍,增加描述內容的深度及廣度,尤其右手的手肘更作為平時拍子與節奏的發動力來源,在快速、激烈的曲子上它應用得更多。拍子的快慢及準確與否,大部份由手肘來完成,而較溫柔及較慢的曲子,可由手指細緻的表示來 完成。
平時指揮的上臂擺動並不大,但它卻為手肘及手指的支撐基礎,而且很重要的是上臂完全擴大了指揮的實際範圍和深度和廣度。
剛當上指揮身體在經過長時間練習之後,最先感到疼痛的部位即是上臂,也就是說上臂使力最多,負擔最重,而且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所以特別注意。
平時練習時,指揮的動作是整體性的,包含了手、臉、身、腳等等部分,坐著的指揮,團員看不到指揮身體跟腳部的動作,同時指揮身體跟腳部、手部的動作也受到拘絆,音樂表情語言喪失大半,這種練習是不完美的,這比他們吹錯樂音還嚴重,不管是練習或正式演出,任何偷懶或簡化都是不適合的。
其實,上面說的這些有點類似紙上談兵。不妨適時地增加團練的時間,除了自我能力的提昇外,還有就是訓練學生指揮獨當一面的能力。我的建議是在往後的練習中,不光是自己的樂器,對於像指揮這種東西,也可以多方面學習的。
※部分內容採自 1999/1/15 張春民老師寫的【指揮基礎】的文章。
- Oct 23 Thu 2008 15:21
指揮基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