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前言:
小鼓可說是鼓組裏的靈魂,答案很簡單,因為整套鼓組裏就屬他使用率最高,聲音的個性最為強烈、音色的變化也最多。

以一般常見的小鼓來說,他主要是由下列部位所構成:
1 shell 鼓肚、鼓身、鼓桶、
2 lug 鼓耳
3 hoop 鼓框
4 strainer (throw-off) & but ends 響線開關與尾端
5 tension rods 螺絲
6 washer 螺絲墊圈
7 drumhead 鼓皮
8 tape (strip) or string (cord) 帶子、繩子,綁響線用。
9 snare 響線

週邊零件配備,有的有附加,有的得單獨購買:
muffler 消音器
memory locks 記憶鎖定環
ring mute 滅音圈
drum key (tuning key) 鼓鎖

各部位分析與解說:
當我們要選擇小鼓時,通常考慮的第一要素是尺寸,過來是鼓肚的材質與結構,而這些因素都隸屬於鼓肚的範疇,以下將分別說明。

尺寸:
鼓肚的尺寸規格是用直徑與高度來標示,以英吋為標準單位。
各廠標示方式不一,有的用diameter(直徑) x depth(深度),有的則用深度x直徑。意義都是相同的。尺寸越小越短,pitch(音高)就越高、sound(聲音)也越幹、resonate(共鳴)越短。;反之尺寸越大越深,音高就越低、聲音更豐潤厚實、共鳴越長

14” x 5.5”(直徑x高度,以下均使用此標示法。)是最常見的尺寸,所以我們可以把他當成參考用的標準尺寸。希望聲音更豐潤、肥厚一點,可以選擇同直徑但深度更深的小鼓。如14” x 6”、6.5”、7”、8”…。

但不要忘記鼓肚越深的同時,共鳴也會更大,中低頻會更肥厚,速度反應也會慢一點、focus(焦距)散一點,嚴格講也需要用更大的敲擊力道。

若你希望聲音較高亢、瘦、細一些、速度反應快些、聲音焦距更集中些,可以選深度較短的尺寸。如14” x 5”、4.5”、4”、3.5”…。這是尺寸深度對聲音的影響。

過來講直徑的部分,還是以14” x 5.5”為標準尺寸,如果你希望聲音維持在同厚度的情況下,而希望音高較高,那可以選13” x 5.5”,甚至12”、10”的直徑。

直徑15”以上的小鼓算是極罕見,在同深度的情況下聲音會更低、寬、扁。以標準尺寸來說,如果你希望音高更高,但聲音還要更厚,就可以選13” x 6.5”這樣的尺寸。

一般直徑小於12”的小鼓通常稱其為Piccolo或Soprano小鼓,意指高音小鼓。現廣泛指音高較為高亢的小鼓,包括4”深度以下的13”與14”甚至15”的小鼓也包含在內。

有的鼓手會使用兩顆以上的小鼓,非必需品,看個人需求。在鼓組裏通常是扮演第二顆小鼓的角色。

以下資料提供當參考:
Dave Weckl的兩顆簽名小鼓分別是直徑13”、14”,高度都是5”深。
Peter Erskine兩顆簽名小鼓分別是直徑12”與10”,高度均為4”深。
Bill Bruford簽名小鼓則為14” x 6”與10” x 5.5”。
Simon Phillips、Mike Portnoy的兩顆簽名小鼓均為14” x 5.5”與12” x 5”。
Kenny Aronoff簽名小鼓尺寸為14” x 5”與15” x 4” "Super Piccolo"。
 
鼓肚的材質與結構:
大致上我們可以把他分成三類,一是金屬類,二是木質類,三是其他類。

1.金屬類:
一般較常見到的金屬材質小鼓,以:鐵(嚴格講應稱為"鋼") Steel、不銹鋼 Stainless Steel、鋁 Aluminum、青銅 Bronze、磷青銅 Phosphor Bronze、黃銅 Brass、銅 Copper…等。另外還有較少見的白銅(銅鎳合金) Cupro-Nickel、鈦 titanium、鎳銀合金、銀 silver…等。
金屬以鋁來講,光單用鋁來制鼓強度太軟容易變形,因此常會添加合金成分來加強其硬度使其不易變形。視各家鼓廠取得的金屬板,聲音也就不盡相同。據調查市面上不同成分的鋁合金就有好幾百種以上。銀(合金)也有類似問題。

鋼的硬度極高,音色明亮、冷峻,聲音幹、脆、爆、直接,常用來制天巴里鼓。由於材料較為便宜,也常使用在低階小鼓上。這可不代表他的聲音不好,隨著材質純度與鼓肚厚度還有是否是一體成型…都會讓他的聲音有不同的表現。

銅族金屬甚多,添加不同合金成分還有冶煉程度都會影響硬度與延展性,聲音也都不同。大致上聲音比起鋼要來的溫暖,延音也比較好。一般而言銅族裏Copper生銅的聲音較粗獷些,Bronze磷銅聲音較為細緻溫暖些,磷青銅Phosphor Bronze是添加化學藥劑冶煉,高頻更明亮些,顏色也比較好看。Brass黃銅的聲音最為嘹亮。白銅亦屬於複合材質金屬,硬度更高音色更冷。

鋁合金在金屬族類裏聲音較為溫暖,其音色較上述金屬群來的暗、溫暖,聲音個性收斂。銀制小鼓聲音極亮反應極快,亮到有點受不了。其他稀有金屬這裏還沒機會試過,就有待各位自己去體驗了。

金屬材質的小鼓結構比較簡單,材料厚度方面一般以1mm~3mm居多,超過3mm以上通常會以一體成型的樣式出現。鼓肚厚度影響聲音程度極大,大致上薄就通透清亮、泛音長,厚就結實乾淨、泛音短。

在作法方面,凹槽除裝飾作用外,多少也會改變點聲音曲線。有經過Hammered(搥打)聲音較為溫暖、人性化一些,沒經過槌打聲音較為直接。鼓肚是滾折、焊接或是鑄模一體成型這部分影響甚大。一體成型的聲音密度高,滾折焊接的則會差些。

2.木質類:
木質鼓就很多種類,一般以菩提木 Basswood、楓木 Maple、樺木 Birch為最常見的木料。櫸木 Beech、櫻桃木 Cherry、胡桃木 Walnut、桃花心木 Mahogany、橡木 Oak…等木料的能見度也還算高。黑檀 Ebony、白揚 poplar、竹 Bamboo、紫檀 Rosewood、緞木 Satinwood、非洲紅紋木 Bubinga (African Rosewood)、山胡桃 Hickory、柚木 Teak、栓木 Sen、花梨木 Padauk、赤楊木 Alder、梣木 Ash…等木料不算稀有,但較少見於制鼓上。

而絲綢橡 Lacewood - Silky Oak、雲杉木(赤松) spruce、西阿拉黃檀木 Kingwood、懸鈴木(美國梧桐) Sycamore、斑木樹 Zebrawood、橄欖木 Olive、相思木 Koa、紫心木 Purple Heart、Wenge、Cocobolo、Pau Ferro、Mango…一堆查不到如何翻譯的稀有木材拿來制鼓的也是有。

好材料不一定能發出好聲音,但不好的材料絕對發不出好聲音。要強調的是使用的木料產地或金屬純度、混合比都會影響聲音。譬如北美洲與亞洲的楓木、北美洲與蘇聯的菩提木、日本與北歐的樺木…等同品種而不同產地的樹木,其材質的硬度與密度相差很大。價格差好幾倍聲音真的也差很多。

木質鼓結構就複雜許多,這點很難說明完整,實在是牽涉範圍太廣。而各鼓廠也以此塑造出自己的聲音美學,更何況單一鼓廠各系列結構也不盡相同。

一般常見木質小鼓以夾層作法居多,他是以薄片木板一層一層貼合再塑形而成。層數與其每層的厚度與夾層方法、角度都會影響聲音,這些都屬各鼓廠的獨家配方,不同的作法聲音當然就會不同。

多層薄木:
這方面Pearl Masters Custom MRX與MMX可謂代表性範例。MMX鼓肚的厚度薄,聲音極為通透,在上下端裝上加強圈,避免鼓皮鎖太緊傷及結構,同時也改變鼓肚的內部共鳴反射,增添了一股溫暖的味道與共鳴的回繞感。而MRX鼓肚厚度厚實,多出MMX厚度一半,聲音顯得強壯紮實,較為平面、直接。(其結構作法請參考
Pearl Drum

金屬夾木頭:
現在除了複合材質的運用,還有
DW的Edge系列采黃銅包楓木的結構,也有其他品牌採用楓木包金屬的如Gretsch,都能塑造出自己的獨特聲響。

下列結構的小鼓在臺灣並不常見,價格也較為昂貴。
單板鼓肚:
單板鼓肚顧名思義他是用一片板子去製成,這種結構由於板子厚,製成鼓肚方式跟傳統夾板方式不同。據我們的所知臺灣現在好幾家鼓廠也要做這種結構了,有的已經生產,有的正在研發。在這領域上
Craviotto可謂最具代表性。

一體鼓肚:
而一體成型的鼓肚不用懷疑,是從整顆樹幹橫切下來,中間挖空磨平拋光…就成了一體成型的鼓肚。這個作法浪費材料也很費工,因此成本高出一般甚多,當然相對價格昂貴。例如這家鼓廠
Brady Drums

週邊包覆式:
現在還有各種結構的小鼓,有的週邊包覆式的,如
Whitney Drums,我們到現在還不是很瞭解其中的結構,但真的蠻有意思的。

直條式拼接:
有的是跟conga一樣采直條式的拼接作法。這家鼓廠單板鼓肚、一體鼓肚…幾乎各種結構都有製造,有解說圖,是個很好參考範例。例如這家鼓廠
Oregon Drum

磚牆交叉式:
有的是如推磚牆式一片一片交叉迭成的作法,這家鼓廠用這方式制鼓,又加上複合材質的運用,聲音特殊價格也很高昂。例如這家鼓廠
Stanbridge Drum

外觀處理方面理論上考薄漆是最美聲的作法,漆越厚鼓肚毛細孔被封的越死,聲音會更散發不出。打擊能量散發不出就會悶住,進而影響聲音的開闊性,造成聲音幹反應鈍。塑膠貼皮的外觀處理尤甚。
另很多人會忽略小鼓有個部位稱做snare bed,他是在下鼓皮面,架響線的兩端得削過,作用是讓響線更能貼住下鼓皮。隨著削的深度與寬度,也都會改變響線張力,這在表現音色細節時影響就不小了。
 
3.其他類:
壓克力 acrylic、碳纖維 Carbon Fiber、槳狀物Paddle…等。

壓克力被使用在制鼓上其實由來已久,多種顏色的透明外觀還曾經流行過好一陣子,在視覺上挺吸引人的,尤其受到重搖滾鼓手的喜愛。唯特有的塑膠聲與共鳴感看各人是否能接受。

碳纖維密度高強度高,近年來逐漸被廣泛使用在各個領域上。只是目前碳纖維小鼓還屬高科技範疇,在臺灣大部分產業尚屬稀有,聲音究竟如何還不得而知。

槳狀物由紙槳混合其他材質製成,Remo近年使用他來制鼓評價相當不錯。聲音有其獨特溫暖的共鳴。
音色很難一言道盡,在各家鼓廠可以發現一些材質方面的音色分析。下列是摘自 Craviotto 官方網站的材質分析表,現其網站已拿掉這份資料,但依然值得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remy Hsiang 的頭像
    Jeremy Hsiang

    婚姻幸福 Jeremy Hsiang之家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