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會來這裡的大部分人都討厭台灣的主流音樂吧?
如果是這樣, 大家可以看看這兩篇文章

河岸無限音樂社成立 相中1976樂團
愛恨請自便 獨立廠牌與主流廠牌的邊緣人 —張懸專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沒有發現什麼玄機呢?

1976的大麻:
"............我才發現,很重要的發現,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意的獨立的傲氣,
其實,對這些獨立廠牌來說,是間接的否定,我很驚訝我的後知後覺。
以前反對的主流唱片公司早已經崩解,且那根本也不是我們的世界。
我不知不覺在反對這些獨立廠牌了,
而他們多半是跟我一樣在這圈子努力了許多年的夥伴,儘管以前也不互相欣賞......."

“張懸在籌備第二章專輯的時候,我曾短暫跟她練過團,我其實之前並不
跟她熟識,大家知道她是SONY旗下的獨立藝人,那次合作的過程我交
到這位真誠的女孩兒之外,我也看到一個主流唱片在處理獨立音樂的過
程跟態度,我想那個態度是非常誠實的,這時候我想到很喜歡的日本樂
團SUPER CAR,也是SONY的。“

張懸:
"我覺得獨立音樂它發展得非常迅速,但它某種程度來說,變成了一種變相的光環,
它成了一種應對主流廠牌,為反對而反對的思考…我想了很久,覺得那終究不是一種讓我用來拱起自己的工具...."

"太多以獨立音樂為品味的口號,停留在太多名詞上的思考,因此有某位頗具盛名的製作人曾試著要簽下她,她抱以不以為然的反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大型唱片公司的決策者絕大多數是商人,而不是音樂人.
他們保守的程度是非常可怕的. 這個在哪裡都一樣.

要經營資本額這麼龐大的企業, 沒有整天在商場打滾的音樂人是辦不到的
大型唱片公司在推出商品的同時也要負擔非常高額的成本
同時由於公司本身的複雜度, 做出的決策所花的時間也會慢很多
雖然說打安全牌這樣的決策, 本身在生意上並沒有錯,
但是別忘了

這可是"流行"音樂阿
時效性是很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然,  當流行音樂製作脫離了音樂創作的本質的時候.
很多對音樂有堅持的artist/創作者 通常不太會去簽他們的合約/ 幫他們寫歌
(這當然不是說會幫他們的就是沒原則, 而是至少選項就會少很多)

這間接導致他們的商品品質會越來越下降.
這是一種全球的趨勢.

這是2004年的美國唱片銷售報告, 來自英文板的wiki(黃色的那個是warner (華納)

                                                         

有沒有覺得他們沒有想像中的龐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上面兩個不利的因素的關係 主流唱片公司在提供音樂這件事上是非常被動的.
由於大公司體質的關係, 這兩個因素是不太能夠解決的.

除了下載的影響外, 這兩個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這也導致了在稍早之前的04~05年, 美國的四大唱片公司  Sony BMG, EMI, Universal and Warner
一共裁掉了超過2000名員工 (其中包括600個A&R)
另外, 根據2007年的報導, 美國的華納賠了兩千七百萬美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說的是, 大唱片公司慢慢的變小已經是一種趨勢了, 而且還會繼續下去一陣子.
而獨立製作卻越來越茁壯,

會不會有一天他們變成差不多大呢? 那時候所謂的萬惡商業音樂 還會不會存在呢?
還是變成了 市場不同 的同業呢?
愛聽棒棒堂的, 應該不會同時聽 濁水溪公社吧?
Yes, 這是"音樂市場成熟"的美國的情況,  但是根據上面那則陳建寧的報導
台灣也是正在走同樣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主流覺得主流充滿銅臭味,
主流覺得非主流視野狹隘, 不專業.

這種互相鄙視的年代已經過去很久了,

所以不要再互相幹醮了,
如果你不喜歡, 不要聽就好了.

另外. 台灣的小朋友阿,

聽Kelly Clarkson並沒有比聽蕭敬騰高級,  他們一樣都是小老百姓去參加同樣類型的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而出道的

也不要再以為聽Linkin Park, Green Day, Avril Lagvine很屌, 其他音樂都是垃圾了,
他們在美國跟五月天一樣都是被歸類成商業到不行的樂團/藝人. 喜歡他們的人到處都是, 一點都不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是主流, 非主流, 大家都是一樣在做音樂.
或許做音樂出發點不同, but so what? 有哪兩個人的想法是完全一樣的?

事實上, 主流唱片業要是倒了, indie也是撐不久的.
(你覺得那些CD通路商, 演唱會承辦者, 大錄音室......等等.... 還會全部繼續留著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音樂人不認同那種全方位藝人的生產模式 , 大可不要簽約
反正現在多了獨立製作這個選項.

有很多愛唱歌愛跳舞的小弟弟小妹妹, 可是每天在做這種夢阿
把機會留給他們就好了

簽了約以後再來抱怨, 根本激不起別人的一丁點同情心阿~

台灣的唱片公司雖然說不上善良, 但是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邪惡
至少, 沒有比其他地方的唱片公司邪惡.
 
本文載自Dee Chen老師網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