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音(Accent)是產生拍群的因素,是拍子形成的基礎,沒有重音拍子將失去意義。一般來說,打擊手如果具有拍子強弱觀念的話,打出來的節奏律動一定比較悅耳,與他人的配搭才會協調。上述所提不只針對打擊手,其他樂手也必須了解,如此才能彈奏出樂曲的精髓與細節。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聲不一定柔,大聲不一定強,是不變的原則。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爵士鼓學習路上最重要的課題是如何挑出適當合用的章節,省時有效率地練習,讓時間發揮最大的功效,讓自己很快可以上手。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爵士鼓的過程中除了學習樂理、節拍、節奏外,著重於基礎打點練習,整體而言應該說學習基礎打點練習,就好像學習吹奏樂器,要從練嘴型、爬音階、拉長音等基礎開始學起是一樣的道理。

基礎打點練習就是要訓練手部的正確打擊方式與技巧,一開始就訓練手腕打擊的柔軟度,儘量使用手腕上下擺動的姿勢來打擊,減少手臂不必要的擺動來增加打擊速度,同時在減少手臂擺動的動作中整個打擊動作的運用上會更加輕鬆、順暢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rcussion Instrument 打擊樂器
Atonal Percussion Instrument(無調打擊樂器)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鼓手或打擊樂手常常會忽略暖身(Warm up),因此可能會造成肌肉傷害不說,也可能會造成上場演奏初期,鼓手拍子節奏不準的重大缺失,千萬疏忽不得。
暖身準備的目的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基本鼓棒握法分為一對稱式(MatchedGrip)與二傳統式(Traditional Grip)二個類型: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開始學習爵士鼓的人在踩大鼓(Bass Drum)時經常會產生很多的疑惑,因為很多人就是只一味追求踩得快以及踩得重,而忽略了腳踝放輕鬆,導致速度只固定在一定的範圍,一旦歌曲速度很快或是很慢的時候,節奏變得混亂不成調。
而踩鼓踏的目的是要控制鼓槌撞擊大鼓,在沒有踩下腳踏時,如果腳踝放輕鬆,鼓槌應是自然離開大鼓皮面的,而每次打擊後,鼓踏便應放鬆,使鼓槌返回原位而後再打。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爵士鼓時身體的坐姿也是很重要的,打擊姿勢正確更能發揮打擊的效果,而且如果坐姿不正確在長時間打擊時易造成腰酸背痛且很容易疲倦。
打擊時全身肌肉要放鬆,雙手各個關節要保持柔軟的狀態。雙腳踏擊姿勢也同雙手握棒姿勢一般,踏擊姿勢正確可免除小腿肌骨酸痛,甚至避免速度節拍越踏越慢的問題。

Jeremy Hsi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